朋友都去做公号,他背负300万房贷也入坑了:没才华,靠颜值死撑,结果撑出200w+爆文 | 新榜会客厅
去年4月,曾写出《昌平名媛生活指南》的“生煎孢子”,带火了新媒体写作的“指南体”。时隔一年,“姜汁满头”的《京城地域歧视指南》以200万阅读量,刷新了《昌平名媛生活指南》60万的记录。
近一周,13万粉丝的“姜汁满头”又连续推出两篇10w+,关注“咪蒙回归”和“香港回归20周年”。从毒辣的豆瓣红人,到正能量的自媒体大V,“姜汁满头”在每个平台上似乎都游刃有余。
“指南体”的精神内核是什么,为何火过一波还能火?“姜汁满头”聚拢高黏性粉丝的秘诀是什么?新榜会客厅第四期,我在三里屯的一家咖啡馆,见到了西岛先生——这位号称“全网颜值最高公众号”的主人。
引发传媒圈小地震后,
他开始手撕自媒体大V
西岛是四川人。本科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,其后去美国读研。2011年回国,在北京一家银行工作。
“华人最喜欢勾心斗角,70个人恨不得分成50个帮派。与其和他们为伍,不如自娱自乐。”2010年,留学美国的西岛开始用笔名“Mr. Q”在豆瓣上写文。他风格多变,偶尔会吟诗一首,但更多的是发牢骚和写小说。
《我所有的朋友都去做微信公众号了》,是西岛的第一篇爆文。
他这么描述“公号狗”:
做微信号的朋友,其实都挺年轻,下限二十二,上限二十八。但不得不板出风尘样,脸上写满了“我世面见很多”,嬉笑怒骂,指点江山。
……
不要小看每一条阅读量只有三位数的推送,他们背后都站着一位被迫害的年轻人,在哭天抢地,抓断上百根头发之后,才用心血凝结出了这图文并茂的推送。
3076位网友在豆瓣上标注了喜欢。在此之前,这个数据多为两位数。
这篇文章甚至引发了传媒圈的一次小地震,起到议程设置的作用。知名娱记孟静读后有感而发,一篇《我们只有做公众号这一条出路吗》(亦有名为《可怕的是,没有记者再愿意认真写稿了……》),也成为刷屏爆文。不久后,孟静辞去《Vista看天下》娱乐版副主编一职,专心做起了自己的公众号“孟大明白”。
那是2015年12月29日。西岛有微信公众号,但只是因为出版社告诉他“有号的人好出书”。之后书没出成,号就荒废了。他怕麻烦,觉得没必要为了挣钱那么累。
然而去年9月,西岛却突然登录长满荒草的公众号,把名字“垃圾文艺预警中心”改为“姜汁满头”,开始一本正经地更文了。有朋友笑他洋洋洒洒书写大热文后,怎么也“步入后尘深陷其中”。他引用南宋女词人严蕊的词回应称:不是爱风尘,似被前缘误。
直接原因是:他在四惠(位于北京东四环)买了房,背了300万的房贷。
姜汁满头:《杀死那个燕郊人》
“人生的两大动力,是买房和生娃。”西岛,终于成为自己笔下“所有的朋友”中一员。
“姜汁满头”推送的第一篇文章,阅读量就过万了。西岛说,这是爸妈帮他转发吆喝得来。直到苹果封杀微信赞赏功能的前一天,他还能收到爸妈一人一百的打赏。
之后每篇推文,阅读量大致在1~2万。除了家人支持,西岛此前在豆瓣、微博等平台上积累的几万粉丝,也起了一定作用。截至目前,“姜汁满头”共发布106篇原创推文,其中《XX指南》有这么多:
这些文章,无一例外是在用反鸡汤写法,暗讽中产阶级的装逼犯。西岛以为“指南体”已经过时,没想到今年还能火。他刚开始做公众号时,身边朋友都说“你那种路数肯定火不了”。没想到老天赏饭,很多人认同。西岛说,这是他的幸运。
这并非偶然。一线城市房价飙升,“焦虑的中产阶级”成为长盛不衰的新媒体SKU。“姜汁满头”、“生煎孢子”等公众号,把这类人群细分成文艺青年、海归精英、朝阳公关等,在剖析他们行为的同时,切中了他们的自嘲心理和丧文化。
《京城地域歧视指南》的结尾可以说是很丧了:北京,始终是属于北京人的北京。属于那个,祖上三代都是北京人的北京。
《海归精英歧视指南》的描写可以说是很反讽了:先加茶还是先加奶?先抹果酱还是先抹奶油?穿运动裤赴约会不会显得失礼?规矩忒大了,不去英国学上一两年,如何摸清门路!
《春游、赏樱及中产阶级焦虑》的断言可以说是很扎心了:中产阶级钟爱的一切,都是对上流社会,或者说,想象中上流社会生活的拙劣模仿。
今年2月18日晚,“姜汁满头”推送了《京城地域歧视指南》一文。头天晚上只有一万人阅读,第二天却在朋友圈刷屏,阅读量瞬间过了百万。“姜汁满头”的粉丝数从不到2万飙升到4万。后台的传播饼状图中,已经没有来自“公众号会话”的一席之地了。
《京城地域歧视指南》的后台数据
一周后的某个下午,西岛刷到一则新闻:陈粒献唱《新世相·青春版红楼梦》主题曲。对于这个“225年来最优质版本”,西岛并不买账。在他看来,《红楼梦》的主旨是“白茫茫大地真干净”,年轻人看不懂,也无需看。
他走在街上就想好了框架,回家一小时迅速成文,讽刺“新世相”搞的这些活动,只是为了中产阶级常挂在嘴边的“仪式感”。
几小时后,这篇稿子因“含有攻击性言论”被微信删除。第二天,微信公众号“姜茶茶”发文反怼,奉劝“姜汁满头”怼人也要把姿势摆好。
“姜汁满头”随后推送了一条道歉声明——并不真诚,但还是做了反省。
经此一役,西岛再也不敢贸然推文,每次写完稿子都会放一放,晚点再看看有什么要改的。他发现:写得越痛苦的稿子,反响越好。
近期推送的两篇10w+:《咪蒙走的第20天,想她》和《香港回归20周年?不是10年吗?》,都花去了西岛整整一天时间。除了因为找资料麻烦,更重要的原因是话题敏感,他需要更多时间来措辞。
曾经两百斤的胖子,
如今“靠脸吃饭”
西岛为何那么讨厌中产阶级的装逼范?用他本人的话说,是因为“物极必反,曾经装过大逼”。
小学一年级上学期的期末考试,西岛考得不错。顶着“少先队员”的title顺理成章当选班长,荣升大队委。那时没人夸他作文写得好,但他会自发地在格子纸上写故事,给同学传阅。他后来和班上一位作文写得好的女生走的很近,每周都给她送花,为此双方家长还被班主任请去喝了次茶。
姜汁满头:《二线文青精神生活指南》
初中时的西岛特别“中二”。因为很小就看完了金庸和古龙的通俗小说,所以西岛中学时只看外国名著,乔伊斯、普鲁斯特之流再好不过。听歌,必须挑日本和欧美流行乐。他也听大陆歌曲,只是音像店的老板认识他,他不好意思出面买。只好给妹妹五块钱,让她代劳去买张周杰伦的专辑。
高一一次期中考,西岛作文得了30分,满分60。班主任把他叫去训话,将高考作文套路倾囊相授。他以学习为名,看了不少半文言的历史书,学会把李白称作“太白”,将陶渊明唤作“五柳先生”。没过多久,他的作文就成了全年级争相模仿的范文。
2006年,西岛认为高考没考好,结果作文得了满分——于是谁也不说啥了。
西岛的第一志愿是中国人民大学。被中国传媒大学录取后,他曾极度怨恨这个学校:为什么把我招进来,掉档了复读该多好。毕业时他又很感激母校,因为中国传媒大学自由、开放、包容。中国人民大学的人,出来“不是当官就是搞研究,反而写不出故事来”。
西岛(左四)在美留学
岁月流转,如今西岛已不那么中二了。更进一步的,是他的盛世美颜。
不妨看下他在各平台上的简介:
微信公众号:可能是全网颜值最高的公众号。
豆瓣:没有才华,全靠脸撑。头像本人,不接受任何质疑。
知乎:如果可以,想在每一个答案末尾放一张自拍。
2017年之前,他更为人熟知的网络ID是“礼士路西岛秀俊”。因为家住北京西城区礼士路,长得像西岛秀俊。时至今日,他在知乎上的最高赞还得益于“丑的男生如何变帅?”这一问题。他自述自己高中是个两百斤的胖子,靠运动减肥成功跻身高富帅阵营。
对于美貌,他的看法是:45 34112 45 15534 0 0 4043 0 0:00:08 0:00:03 0:00:05 4043>
正如他所言:好看的白痴,在大家眼里还是个白痴。为了不成为“好看的白痴”,西岛坚持阅读,涉猎广泛。
他每月要花两三千块钱买书,最后成了亚马逊的prime会员。他母亲说:你买书的钱够养一个孩子。西岛的确听过一个段子:在北京,买书已经成为一种炫富的方式。不是没钱买,而是没处放。
北京家中的书房
西岛说他看过的书“怎么也有上万册”。最近一次搬家,总共30个箱子,21个都装满了书。搬家工人来了说要加钱。即便在“分房难”的90年代,成都家里的两居室,依然有一个20平米的屋子装书。
现在西岛北京的家中,依然“哪哪都是书”,书房已经无处可塞了。
“写公众号后,
没谈过对象,近视度数还加了50”
如果说西岛给自己的颜值打90分,那么他给自己的才华打60分就不错了。
对于写公众号这件事,西岛常自嘲:“我们这些人,全靠一剂灵感续命。”
在国企上班七年,西岛养成了察言观色的习惯。现在找选题,也主要靠观察思考。实在缺乏素材,会像前几日一样举办一个“突如其来的活动”,邀请一位陌生人共进晚餐。和姑娘热聊两小时后,就有了第二天的推文《日落三里屯》。
600多人报名,400个是姑娘
“钱钟书说,年轻人往往把创作冲动误当创作才华。”西岛把这世上的人分成三类:一类有小聪明,一类有大才华,一类很努力。第一种人,他喜欢,因为人都喜欢同类;第二种人,他想“给他跪下”,因为永远够不到;第三种人,他敬佩,因为要向他们学习。
有小聪明可获得生活的便利——就像他现在一样,靠写公众号还房贷。而想名垂千古,就必须有大才华。西岛自认自己没有大才华,但希望像研究高考作文一样,研究出新媒体写作的套路——只是至今没找到门路,否则不会“只有区区13万粉丝”。
在西岛看来,新媒体写作戴着三重枷锁:一是读者的反馈,二是作者的表达,三是政府管控。
“现在的读者见过世面,不像前几年能被鸡汤轻易骗过,”西岛说:“写东西是很烦的,要不是被逼上梁山,谁愿意写啊。”
“姜汁满头”的读者60%来自北上广,喜欢看“中产阶级的吐槽”。但他已经写得太多,不想写了。90%的大众读者喜欢“岁月静好、肥皂剧、好吃的”。10%喜欢看讽刺吐槽,但不敢转发。西岛知道这些套路,可一写起“岁月静好”就像“韩红穿裙子”一样别扭。
公众号必须转型了。他近期的小目标是:从一个愤青,变成一个慈祥的老奶奶,坐在阳光下给读者讲过去的故事。他关注了公众号“人间theLivings”、“中国三明治”,想写一些“更深邃的、社会层面”的东西,比如大历史中的小人物。
西岛以前是谈过恋爱的。可是写公众号后,忙到没空谈。原本750度的近视,因为写作又加深了50度。谈话中,有一半的时间他都保持“十指交叉,扭动手腕”的动作——为了促进血液循环。
“高考作文的阅卷时间还有三分钟,读者留给新媒体的时间,却往往只有一分钟。”西岛说他一直“反应很慢”,2008年没在北京买房,2013年没做公众号。他的商务助理小鱼,是从豆瓣上追来的粉丝,每天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催稿:“三天不写,就好像过了十年。”
小鱼在公关公司工作,目前几乎是义务帮西岛打理公众号。西岛也不会辞去银行的工作,对他而言写作是种消遣,运气好可凭小聪明获得一些收入。
他正在适应新媒体的快节奏,探索新的写作领域和表达方式。不只为了还房贷,还因为他想做一个“无论时代怎么变,都能继续写下去的人”。
短问快答:
1、最近在看的书:
黑格尔的《小逻辑》。
2、最喜欢的作家:
没有最喜欢,我的风格是从四个人身上得来的:王小波、王朔、钱钟书和老舍。
3、订阅的公众号:
订阅了30个公众号,三分之一是王五四的小号。
4、觉得自己心理年龄有多大:
不知道为什么有读者猜我是中年人,我觉得自己只有25岁,经常因偶像剧而落泪。
5、一天最多写多少字:
以前写小说的时候,6000字。
6、一天最多看多少书:
漫画算吗,《ONE PIECE》可以看20本,亦舒的言情小说看三本。
7、精神偶像:
维吉尼亚·伍尔夫。
8、你是文艺青年吗?
算是吧,我说不是你们也不信。
9、评价一下自己的长相:
写公号里长的最帅的,长的帅的人中最会写的。
10、喜欢女生类型:
石原里美那种,可爱、古灵精怪、亦正亦邪的。
(山下智久听了想打人?)
咪蒙快访 | ||
42章经 |